20151019-何靜瑩:握手的藝術

何靜瑩:握手的藝術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19


應一所學校邀請,擔任教師培訓日的講員。到達場地後,我檢查設備及椅子擺放,擾攘了一番,終見負責老師出現;我伸手想跟她握手,她遞上的竟是一枝麥克風,並說隨時可以開始。
我回過神來,問:「我跟校長通過電話,但沒見過面,想先打個招呼。他今天有來嗎?」老師指着第一排中間座位,原來校長早已正襟危坐,等待培訓開始。
這種場合屢見不鮮──負責人不懂介紹機構之首,而主人翁也不主動打招呼。
有些時候更尷尬:一圍桌子坐了幾個人,但朋友不懂(或「忘記」)介紹坐在身旁的伴侶;整頓飯中,我應該當其透明,還是假裝熟絡?我不介意隔着桌子點頭打招呼,但如果對方一直低着頭,我會走過去,他才驀然察覺我靦覥地站着,然後才正式握手打招呼。縱是一小個笨拙儀式,確有微妙的破冰作用。
開始思考握手的藝術,是初到美國留學的迎新周。我的第一個culture shock,是每天遇上新同學時,他們都會主動地自我介紹,而他們的握手技術竟已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
握手這門子是要放心思的:時間的拿捏、力度的掌握、眼神接觸的配合……一個學期之後放假回香港,到某大學宿舍探望好友,她介紹宿友時,我便伸出手來,對方竟然驚訝地說:「吓,要握手?」
投身社會後,還時不時聽到新相識的同輩,用一句「吓,要握手?」來取代真正的握手。就算在職場打滾了二三十年之輩,還有不少人不懂打招呼,真不知這是行業抑中國文化使然。
年輕時不肯上心摸索這門藝術的後果,是當你晉升到更高職級後,要改或已太遲;因為屆時別人只會覺得你鄉巴、欠識見,沒有人敢提出「善意的指正」。


何靜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