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張韻琪:界線

張韻琪:界線
2015年10月29日


最近兩則新聞,搶眼程度不亞於其他熱烘烘的政治新聞:第一件是有市民在西貢發現綠海龜的屍體,其腸胃塞滿海洋垃圾,大部分是塑膠製品;第二件是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如香腸、火腿、煙肉,列為最高風險致癌物,與煙、酒同級,而紅肉也列為2A級致癌物,建議大家減少進食以保健康。
當我們以為環保是世界大潮流,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也有所提高時,原來我們製造的垃圾量不只堆填區乘載不了,就連海洋也充斥着各種垃圾,令屬全球瀕危的綠海龜在香港慘死,在人類過度消費與瀕臨滅絕的邊緣掙扎求存。可笑的是,我們樂於將「垃圾食品」塞進自己的肚子,以快捷便宜為上,香港人的人均肉食消耗量冠絕全球,懶理健康警告, 更遑論生產與消耗肉食對地球資源造成何等巨大的負荷。
這兩則新聞,正好說明香港人的生活出現問題。在香港,你有特別多的選擇,大街小巷都有通宵營業的店舖,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四季無休地輪轉交替,甚至令你出現選擇障礙症,無所適從。
反過來,大部分人卻依賴著這種便捷,不經思考、因循既有的路走下去,放棄生活的自主權。繁華背後,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寸步難行、咄咄逼人的壓力,令自己更厭倦這裏的虛假與造作。
或許,有人會問,方便有何不好?消費有何不妥?香港如果不靠貿易和消費,又如何維持經濟增長?難道香港人可以自給自足?
凡事總有界線,當我們的經濟行為變成掠奪與浪費地球僅有的資源時,令很多物種絕種、消失(不只綠海龜),又或正在摧毀我們身心健康時,我們還能視而不見,坐以待斃嗎?
倫敦是國際城市,少不免排山倒海的商業與消費活動,卻有舒暢與寧靜的空間,不會埋沒自己。社區有不同特色的小店,地道與親切,他們不會為了取悅遊客或增加收入,廿四小時經營或改變用途,讓社區有正常的規律。
生活有太多似是而非的選擇,或無謂的干擾。耐心傾聽自己心中真正的追求,與消費展開一場心理戰,奪回自主的生活空間,也幫忙拯救快窒息的地球。


張韻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