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李兆富:都市發展不要只盯着郊野公園

李兆富:都市發展不要只盯着郊野公園
19:57 29/10/2015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說要在若干程度上開發郊野公園,言論惹來抨擊。資料圖片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老調重彈,說要在若干程度上開發郊野公園,論點也自然惹來抨擊。粗略的觀察,大多數的反對觀點,針對香港人生活空間已經非常狹窄,要是連郊野公園這個後花園都失守,石屎森林的社會,誰都不會生活得快樂。
支持開發效野公園的一方則認為,香港要繼續增長,就要移山填海,拓展土地。事實上,英國殖民地政府在十九世紀末的兩項基建策略,一是興建水塘以確保香港的食水供應,二是填海造地,當年的寶靈填海計劃,便是一例。香港在地理上屬丘陵地帶,今天我們見到港島北岸和九龍一帶,多數平地都是人工構造出來。


可增加市區人口密度

現今的香港常住人口約為720萬。不過,早在七、八十年代,我們就不斷被灌輸「香港地少人多」的訊息,當時的人口,只不過是500萬人左右。過去三、四十年的最大改變,就是樓宇的高度放寬了,尤其是機場遷往赤鱲角之後,就連市區的樓宇高度也得到放寬。樓宇增高了,人口密度也大大提高。雖然許多人認為,香港人的人均居住空間過於狹窄,但從官方數字看來,至少公屋居民的人均居住空間,在過去十多年來仍有若干增長。換句話說,增加香港這個城市的人口容納能力,除了不斷移山填海和開拓新市鎮,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市區的密度增加。

理論上,港島和九龍有不少地區可以重建,不過要處理業權問題,爭議比開發郊野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我成長的美孚新邨為例,最早一期落成於1968年,最後一期落成於1978年,樓高最多只有廿層左右。假如美孚能夠重新規劃,有理由相信會比發展郊野公園更有效。要知道,開發一個新市鎮除了需要土地和建築物,還有交通及各種社會和公共建設配套,在經濟學上亦會帶來一定的際外效應(Externalities),處理得宜可以帶來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但配置失當則事倍功半,費時失事。
當然,我不是在此鼓吹此時此刻就要將美孚「砍掉重練」,這個主張沒有十年八載也不可能出現一個路線圖。但我們也不能不考慮以各種不同的方法,提供誘因促使舊區重建能夠得以推行。坦白說,現在市區重建局的模式,仍然有極多不足之處,但假如因為政治壓力太大而削足適履,放棄都市再更生,香港則難以突破現在的發展樽頸,最終生活空間受限制的,還是大多數中下平民。

我不是說所有的舊建築物都要遷拆,但也不可能將香港凍結在某一個時空當中。假如六十年代的香港立了例所有建築物都不遷不拆,無疑整個香港都會被保育下來,但我們也不會有後來的發展。甚麼要被保留,應該有個更深入的討論。近年興起了一股香港歷史熱,或許可以深化相關的討論。
另一個關於都市發展值得反思的議題,就是所謂的新市鎮。事實上,在市區外與建的新市鎮,將居住商業和工業清楚劃分,外表上井井有條,實際上問題多多。早在1950年代,城市規劃的改革派珍.雅各(Jane Jacobs)便提出,這些人工規劃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ies)問題多多,最主要原因是失去自然有機發展出來的城市,那種從街道和社區帶來的自發秩序。

再者,新市鎮在初期,就業機會和社會配套不足,就算政府如何促進,也不能在短時間見效,結果衍生連串社會問題,所有新市鎮大多數都是「悲情城市」。比較好一點的新市鎮,通常都是交通比較方便,可是這些連接新市鎮和市中心的交通,往往又會造成交通擠塞的黑點。當然,過了幾十年後,新城鎮也有成熟的階段,但其間的社會經濟問題,難道我們就可以當作不存在嗎?
雖然說不少郊野公園座落市區附近,偏偏這些公園遊人使用率高,通常佔地不多,對解決問題可謂杯水車薪。而遊人使用率偏低的郊野公園,雖然更有條件作大規模發展,但位置偏遠,發展起來難免會重複過去幾十年來的新市鎮發展模式。
說到底,香港的都市發展問題,不是簡單的二元選擇,一是發展郊野公園,又或者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社會需要將一切可能性的箇中利弊拿出來討論,或許能找出一個有廣泛共識的方針。
(註:作者現為都市政策論壇Common Ground Forum召集人)


李兆富
時事評論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