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詹宏志:【片刻凝視】魚湯(之三)
詹宏志:【片刻凝視】魚湯(之三)
20190515
八十年代初,工作的命運把年輕的我帶到大都會紐約,這是我親身接觸西方生活的開始。如今我回想起來,這真是無比的幸運。就如同海明威描述巴黎的名言所說的:「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你的餘生不管身在何處,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但對我來說,紐約就是巴黎。像我這樣來自台灣鄉下小鎮的青年,出國第一站就來到紐約工作並生活,親炙它的豐盛美好,紐約的某種啟發的確也「永遠跟隨著我」,成為人生一種「流動的盛宴」。那場在生命中刻痕至深的「流動盛宴」,一開始指的應該是文化資源的接觸,但後來就及於更多的層面;而這種不斷受到「大城」啟發的經驗,幾乎就是我自己一生發展的寫照。
台北到紐約 進入文化大觀園
我從文化資源匱乏的鄉下出發,充滿了對更大世界的渴望,我先到了台灣中部的大城讀書,見識了大型圖書館與英語書的圖書館(美國新聞處),也第一次在音樂廳裡(台中的「中興堂」)見識了交響樂團的演出(那是鄧昌國指揮的省立交響樂團、藤田梓鋼琴演出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然後我又來到台北讀書,才來到台北不到一個月,我就在「中山堂」目睹我心目中的文化英雄「雲門舞集」的演出;不久後,我又有機會看到舞台劇《武陵人》與《和氏璧》。而台北擁有的文化資源可能還不只是場所與節目,它真正最大的資源是「人」;我來到台北不到一年,通過學生的活動,我已經可以有機會見到大量的作家與藝術家。這些晤面與交談,大部分就是直接拜訪與演講邀約,多數作家都沒有矯情身段,他們不但願意和這些毫無來歷的大學生見面,也願意傾心面授,說出他們在創作上的種種思考與體會。回想起來,這些與前輩創作者的單純相逢真是人生無比珍貴的因緣。
然後我來到了紐約,時間是1982年,當時的台灣還是文化訊息頗為稀少的年代;就拿電影來說吧,我讀了「新潮文庫」談西方電影的諸多書本,知道影史上有許多經典名作,儘管書中內容我已經讀得滾瓜爛熟,但多數電影作品其實不曾看過。到了紐約落地,我驚訝發現,有各種電影俱樂部、經典老片電影院,加上圖書館的影片收藏與映演,每天的節目就是我書本讀到的眾多經典,那位充滿渴望的年輕人像是跌入了寶庫,我在紐約的前三個月,足足看了一百部電影,沒有一部是新片,簡直是一場電影史的補課之旅。三個月後,我發現自己不著急了,這些影史的經典名片根本不會消失,我不必那麼擔心錯過,它們還會一再映演;我應該撥出時間,去看畫廊、博物館,我應該去看那豐盛至極的舞台劇與其他表演藝術,我應該去聽各種新舊的音樂會、演唱會。大蘋果文化資源如此豐富,我怎麼能夠空手而回?
「異國食物」 物美價廉
但當時還很年輕的我只注意到文化表演藝術的富饒,並沒有意識到紐約的日常生活也一樣多元豐盛。就拿一日三餐來說吧,我的選擇(包括沒有選擇)遠超過我在家鄉的認知。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都離唐人街甚遠,頑固堅守家鄉口味對我並不是合理或方便的選擇;又因為我從事的並不是高收入的工作,囊中羞澀,進出體面餐廳並不是我日常生活可以做的事,我發現各種「異國食物」(ethnic foods)可能是物美價廉的最好選擇。
當時我們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家韓國館子,中午時候你叫一個主菜,譬如「泡菜鍋」(Kimchi Jigae),他就附贈給你五、六種泡菜,一鍋紅赤赤熱騰騰的鍋物,加上任吃到飽的白飯,花費不過五塊錢,比速食餐廳貴不了許多;辦公室另一邊不遠處,我也找到一家印度餐廳,你叫一份印度北方的羊肉咖喱(Rogan Josh),配上黃澄澄的薑黃飯或烤得焦香的饢餅(Naan),一樣非常便宜,但看起來完全是一頓像樣的正餐;離辦公室不遠的正對面則有一家羅馬尼亞餐廳,在裡面你叫一碗甜菜根羅宋湯(Borş),配粗麥麵包佐餐,或者來了一客粗壯的香腸,通常也並不破費。跑到城中心時,在我經常鬼混格林威治村的戲院附近,有一家希臘餐館,提供你用口袋餅(Pita)包著烤肉和沙拉的Souvlaki,羊肉與蔬菜均衡分配,加上橄欖與羊芝士,美味可口,索價三塊多,比唐人街一碗麵還便宜,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物美價廉的定義。偶爾想要奢華一點,我信步走到小意大利區,那裡布滿了美味道地的大小餐館,挑了一家坐下來,點一客意大利麵加上一杯紅酒,假裝自己是個上流人士,即使飯後加點一碟甜死人不償命的提拉米蘇,也不到打破銀行的地步。
意餐館 遇湯菜「巧比諾」
但就在偶然奢華的意大利餐館裡,我第一次邂逅了「歐式魚湯」,我無意中點了一個湯菜「巧比諾」(Cioppino),這是我的意大利魚湯淵源的起點。
在餐館裡無意中點來的「巧比諾」,其實是出於侍者的推薦,當時因為冬天初臨,龍蝦正當令,餐廳裡侍者說,每份「巧比諾」裡都會放進一整隻龍蝦,索價只要18元,非常划算;18元雖然比我平日飯食預算高出許多,但一整隻龍蝦?老天爺,那簡直是偷到一樣,我忍不住就點了一份。「巧比諾」上桌時頗為戲劇性,它用一個大盆盛出,整碗湯豔紅通通,盆內海鮮堆積如山,看得見的當然包括那隻搶眼的龍蝦,看得見的還有不少連殼的蝦子,各種蛤蜊淡菜,加上雪白的花枝圈,竟然還有切塊的螃蟹與魚肉,上面還大方的灑了綠色的意大利芹碎葉。湯盤一旁附上烤得焦脆的麵包數塊,伴隨著一小碟青翠色的橄欖油。
侍者笑吟吟來幫我給魚湯磨一點胡椒,我看著那盤壯觀的海鮮湯,有點不知從何下手;只好先用手,先把疊在上方的若干蛤蜊拿到盤中,就口吃淨了;再試一口湯的滋味,天啊,這是我不曾知曉的美味,湯汁中當然充滿大海的滋味,因為用了大量海鮮,螃蟹、龍蝦、魚肉、蛤蜊各自貢獻了鮮味,但豔紅色的湯本身則是番茄為底,顯然還藏有多種蔬菜的甜味,至少我可以吃得出芹菜和洋蔥,還有一絲蒜味,不確定是否還有其他。這是我的全新體驗,多種菜蔬與海鮮在同一處相激相盪,撞擊出繁複多重的華麗滋味來,我內心暗自嘀咕,原來意大利的魚湯是這個模樣。
從此之後,我在美國旅行,只要遇見「巧比諾」,就一定點來試試,我有時候會遇見絕妙精品,但遇到地雷的機會也不少(大部分是因為海鮮素質不佳,加上番茄味過重的緣故),我心目中因而把巧比諾當做我的意大利菜的重要選擇,直到我後來讀書,才知道在意大利根本沒有一道魚湯叫做「巧比諾」……。(待續)
撰文:詹宏志
20190515
八十年代初,工作的命運把年輕的我帶到大都會紐約,這是我親身接觸西方生活的開始。如今我回想起來,這真是無比的幸運。就如同海明威描述巴黎的名言所說的:「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你的餘生不管身在何處,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但對我來說,紐約就是巴黎。像我這樣來自台灣鄉下小鎮的青年,出國第一站就來到紐約工作並生活,親炙它的豐盛美好,紐約的某種啟發的確也「永遠跟隨著我」,成為人生一種「流動的盛宴」。那場在生命中刻痕至深的「流動盛宴」,一開始指的應該是文化資源的接觸,但後來就及於更多的層面;而這種不斷受到「大城」啟發的經驗,幾乎就是我自己一生發展的寫照。
台北到紐約 進入文化大觀園
我從文化資源匱乏的鄉下出發,充滿了對更大世界的渴望,我先到了台灣中部的大城讀書,見識了大型圖書館與英語書的圖書館(美國新聞處),也第一次在音樂廳裡(台中的「中興堂」)見識了交響樂團的演出(那是鄧昌國指揮的省立交響樂團、藤田梓鋼琴演出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然後我又來到台北讀書,才來到台北不到一個月,我就在「中山堂」目睹我心目中的文化英雄「雲門舞集」的演出;不久後,我又有機會看到舞台劇《武陵人》與《和氏璧》。而台北擁有的文化資源可能還不只是場所與節目,它真正最大的資源是「人」;我來到台北不到一年,通過學生的活動,我已經可以有機會見到大量的作家與藝術家。這些晤面與交談,大部分就是直接拜訪與演講邀約,多數作家都沒有矯情身段,他們不但願意和這些毫無來歷的大學生見面,也願意傾心面授,說出他們在創作上的種種思考與體會。回想起來,這些與前輩創作者的單純相逢真是人生無比珍貴的因緣。
然後我來到了紐約,時間是1982年,當時的台灣還是文化訊息頗為稀少的年代;就拿電影來說吧,我讀了「新潮文庫」談西方電影的諸多書本,知道影史上有許多經典名作,儘管書中內容我已經讀得滾瓜爛熟,但多數電影作品其實不曾看過。到了紐約落地,我驚訝發現,有各種電影俱樂部、經典老片電影院,加上圖書館的影片收藏與映演,每天的節目就是我書本讀到的眾多經典,那位充滿渴望的年輕人像是跌入了寶庫,我在紐約的前三個月,足足看了一百部電影,沒有一部是新片,簡直是一場電影史的補課之旅。三個月後,我發現自己不著急了,這些影史的經典名片根本不會消失,我不必那麼擔心錯過,它們還會一再映演;我應該撥出時間,去看畫廊、博物館,我應該去看那豐盛至極的舞台劇與其他表演藝術,我應該去聽各種新舊的音樂會、演唱會。大蘋果文化資源如此豐富,我怎麼能夠空手而回?
「異國食物」 物美價廉
但當時還很年輕的我只注意到文化表演藝術的富饒,並沒有意識到紐約的日常生活也一樣多元豐盛。就拿一日三餐來說吧,我的選擇(包括沒有選擇)遠超過我在家鄉的認知。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都離唐人街甚遠,頑固堅守家鄉口味對我並不是合理或方便的選擇;又因為我從事的並不是高收入的工作,囊中羞澀,進出體面餐廳並不是我日常生活可以做的事,我發現各種「異國食物」(ethnic foods)可能是物美價廉的最好選擇。
當時我們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家韓國館子,中午時候你叫一個主菜,譬如「泡菜鍋」(Kimchi Jigae),他就附贈給你五、六種泡菜,一鍋紅赤赤熱騰騰的鍋物,加上任吃到飽的白飯,花費不過五塊錢,比速食餐廳貴不了許多;辦公室另一邊不遠處,我也找到一家印度餐廳,你叫一份印度北方的羊肉咖喱(Rogan Josh),配上黃澄澄的薑黃飯或烤得焦香的饢餅(Naan),一樣非常便宜,但看起來完全是一頓像樣的正餐;離辦公室不遠的正對面則有一家羅馬尼亞餐廳,在裡面你叫一碗甜菜根羅宋湯(Borş),配粗麥麵包佐餐,或者來了一客粗壯的香腸,通常也並不破費。跑到城中心時,在我經常鬼混格林威治村的戲院附近,有一家希臘餐館,提供你用口袋餅(Pita)包著烤肉和沙拉的Souvlaki,羊肉與蔬菜均衡分配,加上橄欖與羊芝士,美味可口,索價三塊多,比唐人街一碗麵還便宜,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物美價廉的定義。偶爾想要奢華一點,我信步走到小意大利區,那裡布滿了美味道地的大小餐館,挑了一家坐下來,點一客意大利麵加上一杯紅酒,假裝自己是個上流人士,即使飯後加點一碟甜死人不償命的提拉米蘇,也不到打破銀行的地步。
意餐館 遇湯菜「巧比諾」
但就在偶然奢華的意大利餐館裡,我第一次邂逅了「歐式魚湯」,我無意中點了一個湯菜「巧比諾」(Cioppino),這是我的意大利魚湯淵源的起點。
在餐館裡無意中點來的「巧比諾」,其實是出於侍者的推薦,當時因為冬天初臨,龍蝦正當令,餐廳裡侍者說,每份「巧比諾」裡都會放進一整隻龍蝦,索價只要18元,非常划算;18元雖然比我平日飯食預算高出許多,但一整隻龍蝦?老天爺,那簡直是偷到一樣,我忍不住就點了一份。「巧比諾」上桌時頗為戲劇性,它用一個大盆盛出,整碗湯豔紅通通,盆內海鮮堆積如山,看得見的當然包括那隻搶眼的龍蝦,看得見的還有不少連殼的蝦子,各種蛤蜊淡菜,加上雪白的花枝圈,竟然還有切塊的螃蟹與魚肉,上面還大方的灑了綠色的意大利芹碎葉。湯盤一旁附上烤得焦脆的麵包數塊,伴隨著一小碟青翠色的橄欖油。
侍者笑吟吟來幫我給魚湯磨一點胡椒,我看著那盤壯觀的海鮮湯,有點不知從何下手;只好先用手,先把疊在上方的若干蛤蜊拿到盤中,就口吃淨了;再試一口湯的滋味,天啊,這是我不曾知曉的美味,湯汁中當然充滿大海的滋味,因為用了大量海鮮,螃蟹、龍蝦、魚肉、蛤蜊各自貢獻了鮮味,但豔紅色的湯本身則是番茄為底,顯然還藏有多種蔬菜的甜味,至少我可以吃得出芹菜和洋蔥,還有一絲蒜味,不確定是否還有其他。這是我的全新體驗,多種菜蔬與海鮮在同一處相激相盪,撞擊出繁複多重的華麗滋味來,我內心暗自嘀咕,原來意大利的魚湯是這個模樣。
從此之後,我在美國旅行,只要遇見「巧比諾」,就一定點來試試,我有時候會遇見絕妙精品,但遇到地雷的機會也不少(大部分是因為海鮮素質不佳,加上番茄味過重的緣故),我心目中因而把巧比諾當做我的意大利菜的重要選擇,直到我後來讀書,才知道在意大利根本沒有一道魚湯叫做「巧比諾」……。(待續)
撰文:詹宏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