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CUP:事事第一,倒不如遭受挫折?
CUP:事事第一,倒不如遭受挫折?
2019年7月18日
BY 天衛六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說過,她過去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得第四便羞憤痛哭。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生人順風順水,是否必屬好事?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說過,她過去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得第四便羞憤痛哭。考第四是否「失敗」,見仁見智。不過,老生常談,失敗乃成功之母。證據顯示,遭受挫折往往是成功者的共同經歷。
對於精英運動員來說,若因一線之差而與獎牌失之交臂,固然令人沮喪。但事實同樣證明,許多頂級運動員,都有辦法將痛苦轉化為能量,以失敗成為動力,推動自己做得更好。
負責資助精英運動的英國政府機構 UK Sport,與 85 位精英運動員和教練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發現,大多數運動員在其職業生涯早期,均曾遭受重大挫折。他們的反應分為正反兩面 —— 對於那些贏得奧運獎牌、真正優秀的運動員來說,挫折增強了他們的動力;對於那些僅僅優秀的人來說,與獎牌緣慳一面的結果,是令他們感到沮喪。
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經濟學家 Adam Leive 建立了一個數據庫,當中記錄了在 1846 年至 1948 年間,奧運會田徑賽事的得獎者,並觀察他們奪牌後的生活。Leive 發現,那些錯過金牌的運動員,比獲勝的運動員活得更久,更成功。銀牌得主在奧運後的職業生涯中更加雄心勃勃,找到薪水更豐厚的工作。大約一半的銀牌得主,到了 80 歲還活著;相比之下,只有約 3 分之 1 的金牌得主,活到這個歲數。
最近在「物理與社會(Physics and Society)」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職業生涯早期遭遇挫折的科學家,在學術生涯的表現較佳。研究作者分析了初級科學家申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數據,介定了兩個組別,分別是:「功虧一簣」的人 —— 他們的撥款建議書略低於資助門檻;以及「略勝一籌」的人 —— 他們的建議書僅高於門檻。
失敗並不保證下次成功,大約 10 分之 1「功虧一簣」的人,在數據系統消失了。但是當中堅持不懈的人,在接下來的十年,比「略勝一籌」者發表更多具較大影響力的論文。
童年的逆境可能對生命歷程產生深遠影響。心理學家 Marvin Eisenstadt 一項研究發現,在隨機抽樣的 573 名傑出人士 —— 他們在多於一本在百科全書有欄目表揚 —— 近一半人在 20 歲之前,曾經歷喪親之痛。雖然人人皆希望在幸福完滿的家庭長大,但出乎意料的是,為數不少的成就者曾遭受喪親之痛或其他創傷。
其中 3 個最著名的例子,就在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當中:保羅麥卡尼的母親在他 14 歲時因癌症去世;約翰連儂的母親在他 17 歲時車禍離世;靈高史達在 3 歲時經歷父母離異,13 歲時更因慢性胸膜炎,被送進了療養院,停學休養兩年。
英國記者及作家 Ian Leslie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一篇文章指出,遭受挫折類似於生物原理。如舉重運動員知道,要使肌肉生長,必須先受到創傷,然後修復身體,並強化肌肉。「在生活中,就像在健身房一樣,你對創傷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是否具有潛在的好處。」
美國研究心理學家 Angela Lee Duckworth 則提出,成功的要訣在於「恆毅力」,指完成長期目標,需要恆久毅力與熱情。知易行難,其關鍵在於掌握「成長思維」。具此思維者相信成功是來自成長,他們視失敗為成長的機會,「失敗」讓自己知道甚麼地方可以改進,甚麼錯誤應該避免。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的研究顯示,學童通過接受成長思維培訓,例如了解大腦如何可因應挑戰而成長,以及如何應用在學業上等,他們的成績確有所改善,顯示成長思維能夠通過教育培養。
即使遭受挫折看來是成功者的共同經歷,亦不能把每次遇上的挫折看成必然的好處。假如沒有汲取教訓,沒有承認錯誤,痛哭一場兩場並無助收拾爛攤子。
BY 天衛六
CUP
2019年7月18日
BY 天衛六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說過,她過去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得第四便羞憤痛哭。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生人順風順水,是否必屬好事?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說過,她過去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得第四便羞憤痛哭。考第四是否「失敗」,見仁見智。不過,老生常談,失敗乃成功之母。證據顯示,遭受挫折往往是成功者的共同經歷。
對於精英運動員來說,若因一線之差而與獎牌失之交臂,固然令人沮喪。但事實同樣證明,許多頂級運動員,都有辦法將痛苦轉化為能量,以失敗成為動力,推動自己做得更好。
負責資助精英運動的英國政府機構 UK Sport,與 85 位精英運動員和教練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發現,大多數運動員在其職業生涯早期,均曾遭受重大挫折。他們的反應分為正反兩面 —— 對於那些贏得奧運獎牌、真正優秀的運動員來說,挫折增強了他們的動力;對於那些僅僅優秀的人來說,與獎牌緣慳一面的結果,是令他們感到沮喪。
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經濟學家 Adam Leive 建立了一個數據庫,當中記錄了在 1846 年至 1948 年間,奧運會田徑賽事的得獎者,並觀察他們奪牌後的生活。Leive 發現,那些錯過金牌的運動員,比獲勝的運動員活得更久,更成功。銀牌得主在奧運後的職業生涯中更加雄心勃勃,找到薪水更豐厚的工作。大約一半的銀牌得主,到了 80 歲還活著;相比之下,只有約 3 分之 1 的金牌得主,活到這個歲數。
最近在「物理與社會(Physics and Society)」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職業生涯早期遭遇挫折的科學家,在學術生涯的表現較佳。研究作者分析了初級科學家申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數據,介定了兩個組別,分別是:「功虧一簣」的人 —— 他們的撥款建議書略低於資助門檻;以及「略勝一籌」的人 —— 他們的建議書僅高於門檻。
失敗並不保證下次成功,大約 10 分之 1「功虧一簣」的人,在數據系統消失了。但是當中堅持不懈的人,在接下來的十年,比「略勝一籌」者發表更多具較大影響力的論文。
童年的逆境可能對生命歷程產生深遠影響。心理學家 Marvin Eisenstadt 一項研究發現,在隨機抽樣的 573 名傑出人士 —— 他們在多於一本在百科全書有欄目表揚 —— 近一半人在 20 歲之前,曾經歷喪親之痛。雖然人人皆希望在幸福完滿的家庭長大,但出乎意料的是,為數不少的成就者曾遭受喪親之痛或其他創傷。
其中 3 個最著名的例子,就在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當中:保羅麥卡尼的母親在他 14 歲時因癌症去世;約翰連儂的母親在他 17 歲時車禍離世;靈高史達在 3 歲時經歷父母離異,13 歲時更因慢性胸膜炎,被送進了療養院,停學休養兩年。
英國記者及作家 Ian Leslie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一篇文章指出,遭受挫折類似於生物原理。如舉重運動員知道,要使肌肉生長,必須先受到創傷,然後修復身體,並強化肌肉。「在生活中,就像在健身房一樣,你對創傷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是否具有潛在的好處。」
美國研究心理學家 Angela Lee Duckworth 則提出,成功的要訣在於「恆毅力」,指完成長期目標,需要恆久毅力與熱情。知易行難,其關鍵在於掌握「成長思維」。具此思維者相信成功是來自成長,他們視失敗為成長的機會,「失敗」讓自己知道甚麼地方可以改進,甚麼錯誤應該避免。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的研究顯示,學童通過接受成長思維培訓,例如了解大腦如何可因應挑戰而成長,以及如何應用在學業上等,他們的成績確有所改善,顯示成長思維能夠通過教育培養。
即使遭受挫折看來是成功者的共同經歷,亦不能把每次遇上的挫折看成必然的好處。假如沒有汲取教訓,沒有承認錯誤,痛哭一場兩場並無助收拾爛攤子。
BY 天衛六
CUP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