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1-盧子健:文官「起義」以德制暴,重建政府
盧子健:文官「起義」以德制暴,重建政府
2019年7月31日
清朝崩潰前夕,各地政府宣布獨立,軍閥宣布不再效忠朝廷。今天的特區政府,與晚清朝廷何其相似:元朗有自己的法律和武裝部隊;警員強烈譴責政務司長,警察組織公開威脅政府;市民在街道隨意集體遊蕩;港鐵車長和職員實名聯署,公開向管理層施壓;愈來愈多公務員發聲批評政府領導層。眾叛親離、四面楚歌,再加上這個政府基本上已經停止運作,倒台只是時間問題。
政府苟延殘喘 香港流血不止
問題就在於政府未倒台。一、它繼續依賴警方的武力續命,所以警方雖然犯了無數錯誤,包括種種違反紀律的行為,政府不敢講一個「不」字。二、很多人相信沒有北京批准,林鄭月娥不能辭職。可是,政府苟延殘喘,香港流血不止。怎麼辦?
勇武的抗爭者以身犯險,暴露了警察濫權,使政府在道德上破產,管治的合理性蕩然無存。抗爭運動取得重大成果。可是,在這樣的情况下,一個無恥的政府仍然可以賴死不走。特區政府雖然已經再無合理性,但反正面皮已經抓破,還有什麼壞事政府做不出來?7.21元朗恐襲就是例子。現在不知道政府或者警隊內是什麼人與黑勢力勾結,但在事件發生後,政府除了譴責幾句、抓了10多個人外,完全沒有進一步追究勾結的來龍去脈。香港暴政由「警暴」發展至「警黑雙暴」齊飛。這樣一個政府不倒台實在沒有天理!
由於政府無恥,單是街頭抗爭未必足以令它倒台。現時警隊是政府唯一續命支柱,面對街頭抗爭,估計政府會縱容甚至動員警隊使用更過度的武力,用強力壓制抗爭。也許有抗爭者希望以意志和堅韌拖垮警隊,但警隊與抗爭者的武力懸殊,再加上警隊是經訓練的紀律部隊,有頑強的戰鬥意志,警隊崩潰的機率極微。
抗爭運動應該同時在另一條戰線做工夫,就是催動建制內的健康力量「起義」。元朗恐襲之後,這個勢頭已經出現。有公務員自發發聲批評政府,不過仍然是零散和止於言論。相信不少公務員出於下級服從上級,以及不會破壞政府穩定的慣性,對進一步行動會很小心。
可是,本來應該最遵守紀律的警隊已經儼如獨立王國,文官實在沒有需要再支撐這個混帳政府。這個政府不倒台,所有在政府和公營機構服務的人士,未來的工作都會非常困難。與其與這個政府一起沉淪,現在是文官起義的時候。我相信,如果公務員和公職人員在這個時候發動除了緊急服務以外的罷工,一定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又或者不同職系的公務員輪流罷工,對市民影響有限,卻又能對政府施加持續的壓力。
換人換政治場景 讓香港浴火重生
有人會問:林鄭下台,誰能接任?接任人能夠做得比林鄭更好嗎?這個問題,是假設了「換人」的意義只是換一個人。但「換人」的意義可以遠遠大過人事更替。換人同時換了一個政治場景,讓香港有機會浴火重生。林鄭下台後,不論接任人是誰,他應該有一個簡單而聚焦的任務:與市民對話,重建政府。換了特首,就應該一併清除管治班子內民憤最大的庸官。新的政府會是一個過渡政府,管治班子主要維持日常施政穩定,而特首工作則聚焦於重建政府與人民的互信。這個過渡特首的能力高不高,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林鄭的包袱,而其任務又是清晰地聚焦。
有人會認為:人換了,制度沒有換,作用不大。但認真想一想,沒有林鄭,未必有《逃犯條例》修訂。未有真普選,難道我們就要忍受像林鄭政府這樣糟糕的政府嗎?
也有人會認為:警隊濫權,並非單是林鄭下台所能解決。這是對的。但林鄭一日不下台,要整頓警隊更困難。自6月12日林鄭政府自編自導自演的「暴動」發生後,林鄭與警隊是利益共同體,所以林鄭才會說「不會出賣警隊」。警察組織發表了很多不恰當的言論,但有一點不無道理,就是「政治問題應該政治解決」。據說警隊中人不少也對林鄭及其他主要官員非常不滿,覺得因為這些官員無能,而連累他們在前線受壓,對政府任何企圖整治警隊的舉措都會有極大牴觸情緒。換了人不等於往後一切好辦,但如同上述換場景的分析一樣,是營造一個較有機會突破困局的氛圍。
為解決更深層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文官起義,不用武力,發揮的是道德上的衝擊。政府決策層執迷不悟,以警暴和黑暴鎮壓抗爭運動。公務員與公職人員恥與為伍而割席,是向自己良心、向市民交代的恰當做法。以道德制約暴政,並不是取代街頭抗爭,而是在兩條戰線同時推進,加速政府的倒台。現政府倒台,才能為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是公共事務顧問
2019年7月31日
清朝崩潰前夕,各地政府宣布獨立,軍閥宣布不再效忠朝廷。今天的特區政府,與晚清朝廷何其相似:元朗有自己的法律和武裝部隊;警員強烈譴責政務司長,警察組織公開威脅政府;市民在街道隨意集體遊蕩;港鐵車長和職員實名聯署,公開向管理層施壓;愈來愈多公務員發聲批評政府領導層。眾叛親離、四面楚歌,再加上這個政府基本上已經停止運作,倒台只是時間問題。
政府苟延殘喘 香港流血不止
問題就在於政府未倒台。一、它繼續依賴警方的武力續命,所以警方雖然犯了無數錯誤,包括種種違反紀律的行為,政府不敢講一個「不」字。二、很多人相信沒有北京批准,林鄭月娥不能辭職。可是,政府苟延殘喘,香港流血不止。怎麼辦?
勇武的抗爭者以身犯險,暴露了警察濫權,使政府在道德上破產,管治的合理性蕩然無存。抗爭運動取得重大成果。可是,在這樣的情况下,一個無恥的政府仍然可以賴死不走。特區政府雖然已經再無合理性,但反正面皮已經抓破,還有什麼壞事政府做不出來?7.21元朗恐襲就是例子。現在不知道政府或者警隊內是什麼人與黑勢力勾結,但在事件發生後,政府除了譴責幾句、抓了10多個人外,完全沒有進一步追究勾結的來龍去脈。香港暴政由「警暴」發展至「警黑雙暴」齊飛。這樣一個政府不倒台實在沒有天理!
由於政府無恥,單是街頭抗爭未必足以令它倒台。現時警隊是政府唯一續命支柱,面對街頭抗爭,估計政府會縱容甚至動員警隊使用更過度的武力,用強力壓制抗爭。也許有抗爭者希望以意志和堅韌拖垮警隊,但警隊與抗爭者的武力懸殊,再加上警隊是經訓練的紀律部隊,有頑強的戰鬥意志,警隊崩潰的機率極微。
抗爭運動應該同時在另一條戰線做工夫,就是催動建制內的健康力量「起義」。元朗恐襲之後,這個勢頭已經出現。有公務員自發發聲批評政府,不過仍然是零散和止於言論。相信不少公務員出於下級服從上級,以及不會破壞政府穩定的慣性,對進一步行動會很小心。
可是,本來應該最遵守紀律的警隊已經儼如獨立王國,文官實在沒有需要再支撐這個混帳政府。這個政府不倒台,所有在政府和公營機構服務的人士,未來的工作都會非常困難。與其與這個政府一起沉淪,現在是文官起義的時候。我相信,如果公務員和公職人員在這個時候發動除了緊急服務以外的罷工,一定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又或者不同職系的公務員輪流罷工,對市民影響有限,卻又能對政府施加持續的壓力。
換人換政治場景 讓香港浴火重生
有人會問:林鄭下台,誰能接任?接任人能夠做得比林鄭更好嗎?這個問題,是假設了「換人」的意義只是換一個人。但「換人」的意義可以遠遠大過人事更替。換人同時換了一個政治場景,讓香港有機會浴火重生。林鄭下台後,不論接任人是誰,他應該有一個簡單而聚焦的任務:與市民對話,重建政府。換了特首,就應該一併清除管治班子內民憤最大的庸官。新的政府會是一個過渡政府,管治班子主要維持日常施政穩定,而特首工作則聚焦於重建政府與人民的互信。這個過渡特首的能力高不高,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林鄭的包袱,而其任務又是清晰地聚焦。
有人會認為:人換了,制度沒有換,作用不大。但認真想一想,沒有林鄭,未必有《逃犯條例》修訂。未有真普選,難道我們就要忍受像林鄭政府這樣糟糕的政府嗎?
也有人會認為:警隊濫權,並非單是林鄭下台所能解決。這是對的。但林鄭一日不下台,要整頓警隊更困難。自6月12日林鄭政府自編自導自演的「暴動」發生後,林鄭與警隊是利益共同體,所以林鄭才會說「不會出賣警隊」。警察組織發表了很多不恰當的言論,但有一點不無道理,就是「政治問題應該政治解決」。據說警隊中人不少也對林鄭及其他主要官員非常不滿,覺得因為這些官員無能,而連累他們在前線受壓,對政府任何企圖整治警隊的舉措都會有極大牴觸情緒。換了人不等於往後一切好辦,但如同上述換場景的分析一樣,是營造一個較有機會突破困局的氛圍。
為解決更深層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文官起義,不用武力,發揮的是道德上的衝擊。政府決策層執迷不悟,以警暴和黑暴鎮壓抗爭運動。公務員與公職人員恥與為伍而割席,是向自己良心、向市民交代的恰當做法。以道德制約暴政,並不是取代街頭抗爭,而是在兩條戰線同時推進,加速政府的倒台。現政府倒台,才能為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是公共事務顧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