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CUP:上流寄生族實況:南韓人為何要住「半地下樓」?
CUP:上流寄生族實況:南韓人為何要住「半地下樓」?
2019年7月17日
BY ANN WONG
電影「上流寄生族」劇照。
這套戲出現了韓國獨有的居住形態『半地下樓』…… 那是一種明明身處地下、卻不知為何總會想是在地上的空間。那裡會長霉菌也很潮濕,並非生活舒適的地方,但有時也會有陽光射進來。這部電影就是由陽光照進的一刻開始。
電影「上流寄生族(기생충)」在南韓公映前一天,導演奉俊昊在記者會說出這番話。它點明這部在康城影展勇奪金棕櫚獎的作品,不只是以一種黑色幽默,描述住在「半地下樓」的窮人家庭,如何侵蝕安居豪宅的富裕家族,更以這種非比尋常的居住環境,具體揭露嚴重的階級差距。
所謂的「半地下樓」,是以地板與屋外地面之間的高度計算,樓高超過一半的是「地下」,未夠一半的就是「半地下」。南韓政府的統計顯示,在 2015 年多達 36.4 萬戶居於「地下或半地下」,佔全國家庭的 1.9%。很多老舊的獨棟房屋及住宅樓宇,至今仍然保留「半地下或地下」的空間。
戲中主角一家所住的「半地下樓」,在現實中的首爾隨處可見。 圖片來源:수장공사전문 착한건축
根據去年 2 月發表的「大韓建築學會論文集」,在首爾近郊的安山市 10 間半地下單位,進行 14 個月的居住環境調查發現,全數皆有凝結及發霉的情況,很多居民還會有私隱受侵害等問題。在電影中亦能見到,由於位處地下水壓太低,廁所需要設於全屋最高的位置,在衛生方面亦構成影響。
如此畸形的居住空間,是怎樣誕生並延留至今?這得從韓戰說起。兩韓達成停戰協定,但南韓已受戰火摧毀,亦憂慮他朝會再與北韓交戰。朴正熙執政後便在 1970 年修改建築法,要求所有新建的房屋,須附有能作防空洞用的地下設施。這種因恐懼而生的特殊環境,因「漢江的奇跡」出現而有改變。
1970 年代後,由於經濟增長,從鄉下來大城市找工作的人開始聚居,令廉價房屋的需求急升。當時在政府的默許下,不被認可作住宅用途的「半地下樓」,也被業主當成租盤。但因為居住條件實在惡劣,1984 年當局放寬規限,地下設施的定義從 3 分之 2 藏於地下改至 2 分之 1,「半地下樓」數目因而飆升。
坐廁設於最高處是「半地下樓」的常見設計。 圖片來源:電影「上流寄生族」劇照
到了 1989 年,持續要求住屋附設地下設施的法例,被指對國民造成經濟負擔,政府遂廢除這項義務。翌年,當局為增加住屋供應而放寬建築標準,允許住宅大廈的地下一樓亦能作居住用途,90 年代的「半地下樓」數量進而達至高峰。當時大約一班 40 名學生當中,至少 1 人住在「半地下樓」。
此後住宅大廈湧現,居於「半地下樓」的戶數逐步減少,從 2005 年的 3.7% 跌至 2010 年的 3% 及 2015 年的 1.9%。但這種單位並未消失,根據智庫「民主政策研究院」的刊物「經濟問題分析」2015 年 11 月號,98%「半地下樓」均在首爾及首都圈,亦即是貧富懸殊最嚴重之處。導演以此入手,實在貼切不過。
BY ANN WONG
CUP
2019年7月17日
BY ANN WONG
電影「上流寄生族」劇照。
這套戲出現了韓國獨有的居住形態『半地下樓』…… 那是一種明明身處地下、卻不知為何總會想是在地上的空間。那裡會長霉菌也很潮濕,並非生活舒適的地方,但有時也會有陽光射進來。這部電影就是由陽光照進的一刻開始。
電影「上流寄生族(기생충)」在南韓公映前一天,導演奉俊昊在記者會說出這番話。它點明這部在康城影展勇奪金棕櫚獎的作品,不只是以一種黑色幽默,描述住在「半地下樓」的窮人家庭,如何侵蝕安居豪宅的富裕家族,更以這種非比尋常的居住環境,具體揭露嚴重的階級差距。
所謂的「半地下樓」,是以地板與屋外地面之間的高度計算,樓高超過一半的是「地下」,未夠一半的就是「半地下」。南韓政府的統計顯示,在 2015 年多達 36.4 萬戶居於「地下或半地下」,佔全國家庭的 1.9%。很多老舊的獨棟房屋及住宅樓宇,至今仍然保留「半地下或地下」的空間。
戲中主角一家所住的「半地下樓」,在現實中的首爾隨處可見。 圖片來源:수장공사전문 착한건축
根據去年 2 月發表的「大韓建築學會論文集」,在首爾近郊的安山市 10 間半地下單位,進行 14 個月的居住環境調查發現,全數皆有凝結及發霉的情況,很多居民還會有私隱受侵害等問題。在電影中亦能見到,由於位處地下水壓太低,廁所需要設於全屋最高的位置,在衛生方面亦構成影響。
如此畸形的居住空間,是怎樣誕生並延留至今?這得從韓戰說起。兩韓達成停戰協定,但南韓已受戰火摧毀,亦憂慮他朝會再與北韓交戰。朴正熙執政後便在 1970 年修改建築法,要求所有新建的房屋,須附有能作防空洞用的地下設施。這種因恐懼而生的特殊環境,因「漢江的奇跡」出現而有改變。
1970 年代後,由於經濟增長,從鄉下來大城市找工作的人開始聚居,令廉價房屋的需求急升。當時在政府的默許下,不被認可作住宅用途的「半地下樓」,也被業主當成租盤。但因為居住條件實在惡劣,1984 年當局放寬規限,地下設施的定義從 3 分之 2 藏於地下改至 2 分之 1,「半地下樓」數目因而飆升。
坐廁設於最高處是「半地下樓」的常見設計。 圖片來源:電影「上流寄生族」劇照
到了 1989 年,持續要求住屋附設地下設施的法例,被指對國民造成經濟負擔,政府遂廢除這項義務。翌年,當局為增加住屋供應而放寬建築標準,允許住宅大廈的地下一樓亦能作居住用途,90 年代的「半地下樓」數量進而達至高峰。當時大約一班 40 名學生當中,至少 1 人住在「半地下樓」。
此後住宅大廈湧現,居於「半地下樓」的戶數逐步減少,從 2005 年的 3.7% 跌至 2010 年的 3% 及 2015 年的 1.9%。但這種單位並未消失,根據智庫「民主政策研究院」的刊物「經濟問題分析」2015 年 11 月號,98%「半地下樓」均在首爾及首都圈,亦即是貧富懸殊最嚴重之處。導演以此入手,實在貼切不過。
BY ANN WONG
CUP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