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盧峯:曾俊華低估中港兩地經濟風險

盧峯:曾俊華低估中港兩地經濟風險
7:11 21/4/2016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昨天在預算案二讀辯論中表示,本地失業率回升0.1%是市場傳遞的重要訊號,他會密切留意個別行業勞工需求減弱情況,特別是零售業對勞工市場的壓力。不過,他強調勞工市場整體仍然穩定,全年經濟可以增長1%至2%。曾司長又指看淡中國經濟不必要,內地第一季GDP仍有6.7%增長,中央政府也有大量政策工具保持經濟增長,香港則可以繼續受益於內地經濟的動力。

港失業率將持續上升
曾司長是本地財經政策的最高層官員,他對本地經濟前景的看法當然有一定根據。我們也同意他對失業率掉頭回升的憂慮,認為企業、市民不能看輕0.1%的升幅,但我們認為曾司長對本地、內地經濟前景仍然太樂觀,太低估兩地面對的巨大衝擊。其實,今次經濟逆風不會一時三刻過去,也不是傳統政策工具可以成功扭轉的。更重要的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不但難以繼續成為香港經濟的額外動力,反而是拖慢本地經濟增長的包袱。
先說失業率回升的問題,表面上看,失業率從3.3%升至3.4%好像沒有甚麼大分別,在經濟學而言甚至仍可把香港視為處於充份就業(Full Employment)的狀態。實情是今次失業率回升只是序幕,是失業情況開始惡化的標誌,未來一段時間失業率將會持續上升,有分析師甚至預測會升到6%或以上。
應該看到,失業率是滯後數據,通常在經濟開始轉弱一段時間以後才開始轉勢,而且會持續好一陣子。本地經濟特別是零售、消費市道大概從去年秋天正式開始轉弱,空置舖位陸續增加,失業率開始回升不是會不會而是何時的問題。隨着零售業、酒店業、旅遊業開始調整收縮,裁員及減少招聘的情況將越來越多,迪士尼樂園上周就已決定裁員近100人。最令人擔心的是,失業上升對本地消費市道有不良影響,隨時出現失業上升、消費萎縮的惡性循環,令經濟難以翻身。試想想當就業前景不明朗,裁員風潮四起時,個人消費從日常消費、奢侈品以至餐飲服務都難免受影響,更多人會勒緊荷包。這怎不令本地經濟疲軟下滑呢?
短期情況不妙,中長期形勢只有更嚴峻。正如我們較早前指出,香港經濟過去四分一世紀靠的是兩大火車頭:其一是樓市蓬勃,其二是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大量新增人流及財富。樓市轉勢是明擺着的事實,過去10年的大牛市已走到盡頭,未來一段長時間樓價整體趨勢向下,成交量也只會持續萎縮(樓價越跌入市的人越少)。在這樣的新常態下,樓市相關的產業從建築到裝修到銀行到法律服務到地產代理都難免受拖累,令本地經濟基調出現結構性惡化,要扭轉過來不容易。

內地GDP增長恐再跌
另一個火車頭:中國的情況只有更糟。內地第一季GDP增長6.7%看似跟預期相近,比其他發達國家包括美國高一截。先不說6.7%這個GDP數據有多少水份在內,單看中國政府過去幾個月動用各種手段包括減息降準、開展基建項目、催谷樓市泡沫來刺激經濟才勉強達標就可看到,中國經濟減速的情況相當嚴重,基本面如產能過剩、庫存過多、壞賬及債務負擔過重絲毫沒有好轉,反而在不斷加深。
內地政府計劃推出的債轉股方案只是一種掩眼法,把壞賬及債務負擔掩藏在複雜的賬目中,實質上它們沒有消失,並將長期成為銀行體系及企業的負擔,減弱它們增長及擴展業務的動力。
而且,中國政府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令經濟勉強達標,當財政、貨幣政策的效用因不斷使用而降低時,內地GDP增長率肯定會持續下降,未來5年大有可能跌至4%以下甚至更低。從雙位數GDP增長到4%不到,當中產生的剩餘產能、庫存固然驚人,對經濟前景及投資消費信心的打擊更是難以估計。內地企業、消費者將因此不斷收縮投資及消費計劃,令內地不但無法像過去10年那樣產生額外的資金及人流,反而成了資金黑洞,不住吸納外來資金以應付業務調整的需要。
結果是,香港不能再倚賴內地作為經濟火車頭,還可能被它硬生生拖進泥沼。曾司長看到這樣的危機嗎?


盧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