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2-沈旭暉:耶魯十年一夢

沈旭暉:耶魯十年一夢
2010年6月2日


十年前,我是一個大學生。十年來,從沒有回到耶魯校園,直到在華盛頓短居,才有空周末一行。這一行,像當上獨立導演Jim Jarmusch 的角色,每遇上、或遇不上一個人,都是一段故事。

再見老師老師,再見

這些年來,重回舊地最大願望之一,原是探望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老師Bradford Westerfield。他五十年代開始任教耶魯,長期參與中情局工作,講義由陳年打字機改了又改,本身就是集體回憶。我趕上他榮休之年,連修了他兩科研究生課,大概因為我是本科生的年紀,他老邁之年對年輕人頗有好感,度身訂做的推薦書幫了我很大忙。校園流傳不少關於他的傳說,像說他如何當特務,又如何培訓兩大門徒布殊和切尼——特別是切尼,常說自己的鷹派二元對立世界觀出自Westerfield,一時令他被稱「外交國師」。

他年輕時確是保守的,特別是對蘇聯、對越南,但和我遇上時,已是慈祥長者,觀點也改變了很多,曾跟我說,要是美國再用冷戰方式投射中國當敵人,就是最危險的思維,可見美國大老與時並進,不愛自居保守,無懼自我打倒。其實,布殊和切尼一位平均分C+、一位輟學,不大可能得到國際關係理論的深邃。退休後,老教授說二人外交政策一塌糊塗,暗示切尼「抽水」,對別人眼中的國師尊榮,竟不屑一顧。我想,他是魔術師。什麼是魔術師?黃興桂告訴我們: 「正如一個魔術師,玩到完晒喇!差唔多俾人除晒衫喇!都能夠喺頂帽度,抽隻白兔出嚟㗎!你話係咪魔術師呢?」初回港時,出版了一本關於耶魯的小品談到他,隱晦預言以他的帕金遜病情,恐怕畢業就是永別。魔術師因帕金遜併發症於前年病逝,享年七十九。

Westerfield 辭世並不意外,但亦師亦友的女教授Fiona McGillivray 同樣永別,則實在意外。她是我接觸國際政治經濟的橋樑,年前在中文大學設計的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脈絡就是啟發自她,原希望在課程成熟後請她客串授課的。她到耶魯時十分年輕,初時表現緊張,但緊張過後的急才,比教科書的理論更有可塑性,她後來將之深化為個人框架,這就是功力了。她年資淺,被迫承擔好些行政工作,因此和學生相熟。十年間,她多次在我事業受挫時為我打氣,知道這些的從來不多,也許定義不同,明白的人已不多。近年她轉到紐約大學,我們原有兩次機會見面,一次在紐約開會未能配合,一次在附近,她說很病,後來聽說那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怪病。月前發了一封長電郵給她,自動退回,在網上找她的動態,找到的是訃聞,享年四十。

有這些前科,我頗為忐忑地找另一研究範疇——非洲外交的老師William Foltz,也七十多歲了,做過情報官,任教始於1963 年。幸好,很快有回覆,而且是本人。修讀非洲政治原是玩票性質,但從集郵開始,我對非洲興趣甚濃,上他的課特別用功,對非洲政治經濟的基本了解,多源自那時。近年我走進中非關係研究,得到一些經費,去年到東非,這月也打算偷走到西非一趟。有學界朋友認定這是投機,眼見中非關係熱才鑽營,不相信從非洲到私人企業都可兼顧,頗不以為然外人能迅速在這領域頂尖期刊發文章。說來,我大學時代拿過中非關係論文的獎,提名人就是他,入行很久了。從前老師都是有實踐經驗的明白人,兼顧工作多不勝數,並非活在空中樓閣的空想家,常提點說,旁人不會深究寒窗下的苦功,只喜歡月旦羽扇綸巾的一刻,確為至理。在校園重逢老教授,感受歷史和現世藕斷絲連,但眼見當年留著八字鬍、型格活像奇勒基寶的他,成了走路蹣跚的榮休老人,說話速度特慢,未免於心不忍,也許偶像形象,更應長存心中?他跟我乘電梯到二樓吃飯,再乘電梯回地下,走了數步,忽然停下來大力喘息,說自己從高處下來就會頭暈,活像剛從高原走下山。那一刻,很茫然,也害怕。

越不喜歡越要做好

政治系舊大樓拆卸了,某富翁捐錢蓋了一座新的。走著走著,抬頭一望,赫然發現Westerfield 微笑看過來,是的,確然是他,原來,他已變成一幅油畫。這座新大樓不同房間,畫有政治系殿堂級教授肖像,像和非洲教授午飯的地方,背後是民主化理論大師 JuanLinz 吸著煙斗的招牌造型。Linz 也死了嗎?他笑說:not yet。更不敢問他有沒有畫這尷尬問題了。其實,在耶魯制度下, 教授極難長期留守校園,Westerfield、Foltz 等的五十年歷史,乃異數,各有前因;另一例子是有鎮校之寶之稱的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我本科也主修歷史,批改畢業論文的乃此翁,去年也退休了。這些年來,每想到做好自己的國際關係研究和拓展,才是涌泉相報之道,常慚愧做得不夠好,是否浪費了太多時間在香港?起碼他們這樣看,我知道。

是的,從前覺得這地方精英味特濃,不很講人情味;慢慢才發現,社會就是這樣,他們的人情味需要歲月滲出來,首次見面熱情如火的,就不是人情了。特例以外,耶魯反對教授長期留教本校,無論多傑出的人才,都鼓勵、強迫他們到不同地方走走,既防止資源壟斷,也促進社會資本流動。社會資本和金錢一樣,只要掌握技術,應有M1、M2、M3的增長,長期停滯在一個環境, 好比把錢放在床下錢罐,自己零增長,社會也沒有進步。香港學術圈子閉塞,教育界視野極微觀,求仁得仁而已。繼而拜訪任教中國外交和非洲政治的新晉,均是素未謀面,電郵聯絡自報家門的;他們比我晚出道,頂尖大學整個大範疇就由他們自由發揮,反而比他們資深十多年的被送走,看來長春藤的某些哲學,還在堅持。當年得知王紹光教授離開耶魯到香港,和一群內地生都對校方頗不滿,現在回看,也是哲學問題而已。這學校也灌輸了一種理念,就是越是不喜歡做的、不擅長的,越是要做得比人好,否則更不可能改變現狀。這些,成了我對人對己的指導思想。

時光民主同步凝固

出發前,看了多遍Google Map,深怕變成迷路的路人甲求之糜途。原來,當人身歷其境,塵封十年的回憶自然湧現,連到哪裡填肚子,也會不假思索的條件反射。是的,人或多變,但總有無數不變的景致,包括學生時代覺得口味特佳的食肆。像「武士」日本菜館的三文魚「忍者二號」手卷,漢城韓燒的Kalbi,用我唯一懂的食評術語,都比香港的「有質感」;名叫Lalibela 的埃塞俄比亞餐廳口味不合港人,但咖啡一流,去年到達埃塞Lalibela 地下教堂,也是圓心願;某唐餐館的水煮牛肉,辣得恰到好處,足以與紐約鹿鳴春蟹粉小籠飽並列;自然還有贊助競食大賽的戰前一元即製漢堡包小店。這些餐廳一概還在,格局依舊,食物依舊,店員依舊,連面孔也像食物一樣,用了防腐劑一般,時光凝固恍如永恆,像我們的民主化進程,更像我們的民主化時事評論,十年不見,差之不見毫釐。也許,平淡守恆的足以細水長流,追求不平凡的必須接受時刻白雲蒼狗?忽然想起,所在大街名叫Prospect Street,旁邊那條叫Grove Street,耶魯小叢林墳場所在地,又名「Grave Street」。從前天天路過,不覺如何。如今後知後覺,兩街相依為鄰,相偎而泣,天明而Prospect,開到荼蘼,地暗而孤墳,花事了,就是為了守候舊生回歸的頓悟?

舊地重遊,少不了拍些照,在草地上寫這篇文章。假如是真正的Jim Jarmusch,這時候,應該冒出一個十年前的沈旭暉,質問我現在做什麼,說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然後不安掙扎,夢醒。忽然,真的有人走過來,乃見我獨自拍照的學生: 「你是遊客還是明年新生?用不用幫忙?」應該告知我當年就住在這裡?敷衍說是遊客?還是惡作劇的稱他師兄,反正西方人永不能看清東方年齡? 最後,模棱兩可的笑了笑,算了。在香港,我慣常這樣的笑,那一刻,忽然更明白自己,恍然耶魯香港的交接,恰如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終究不過如此。


沈旭暉 明報世紀 2010年6月2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