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陳沛敏:謀殺港產片

陳沛敏:謀殺港產片
20140723

■馬逢國勸香港電影界放棄拍道地港產片,改拍合拍片,唔好強調「本土」二字。資料圖片

「長遠來說,香港電影不應該再強調港產片,港產片只會慢慢成為華語電影中很有特色的一種類型電影。」發表這番輕視本土文化言論的人,竟是掛着「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銜頭、身兼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的馬逢國。
《中新社》前天報道,馬逢國在內地出席活動,表示通過兩岸三地乃至華人世界的共同合作,推動全球華語電影在國際影壇佔一席位,「香港電影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獨特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港片產量一年不過廿多部,若無電影發展局參與支持,可能減至十幾部。馬認為,主因之一是內地市場快速發展,合拍渠道讓境外電影進入內地,吸引了大量香港投資者和電影界精英轉向內地。去年10月CEPA新政策開放港產粵語片在內地同步發行,他希望兩地部門盡快協調,消除香港投資者和業界的擔心。
正當馬逢國侃侃而談香港電影出路在內地時,香港電影人舒琪卻在面書貼文,分享一位行走大陸十多年的資深製片的經歷:「他對大陸整個充滿貪腐、虛假、詐騙的電影製作生態深惡痛絕。他告訴我:大部份的製作,其實操控在一大堆broker手上,在出資者與工作人員之間遊走、拉攏。他們代表出資者接洽電影人,都會要求後者提出片酬價目時,多開10-50%不等,其實就是回佣。製作成本或賬目,隨時出現100以至數百萬的不明項目。票房紀錄從來不是一個真實的數字。大多數出資者投資電影的原因/動機,也與電影毫無關係,而只是一種別有所圖的手段。」
舒琪慨嘆:「這根本就是一個弄虛作假的國家,沒有一件事情、一個東西,以至人際關係(包括最親密的倫常關係)是真實、可信任的。所有事情都建築在權力、金錢和利益身上。道德和倫理這兩個詞語,早已在國家/人民的辭典裏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個巨大的悲哀是:這個情況,不單已經在香港出現,而且已滲透、蔓延到各個階層。觀乎昨日舔共派(我覺得叫他們『建制派』已經太抬舉他們了)全面發動的『保普選』簽名運動,已證明一切。」舒琪叫不同意的人可以「躝開」,反正他不恥為伍。
可悲的是,香港人卻不可以叫馬逢國「躝開」。即使他在政府拒發牌港視上違背業界利益,曾遭演藝界要求辭職、杜琪峰罵他「出賣業界」,他至今卻仍然在議事堂上代表業界,仍然掛着公職大發厥詞。因為他是當今制度造的孽──功能組別的議員、689委任的電影發展局公職。


陳沛敏
記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