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任建峰:香港社會的一個「愛」字

任建峰:香港社會的一個「愛」字
20:05 29/8/2014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關鍵是要「以愛行先」。資料圖片

在當今的香港,任何社會議題都離不開一個「愛」字。
究竟「愛」是甚麼?《聖經》裏面有一個金句,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以我所知,就算不信耶穌的人都對這個定義沒有具體的異議。就讓大家用這個「國際標準」去看看香港社會的「愛」。
首先,有「愛國」。在香港,這常被演繹成「凡是操控國家政權人士要求的就是對,凡是有異議的就是錯」。聽到不同意見就吵吵鬧鬧,這符合「不輕易發怒」嗎?當任何人發表異議時就是「勾結外國勢力」,這是「不嫉妒」嗎?聽到不想聽的事實就要把它「河蟹」,這是「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嗎?
有了「愛國」,就當然有「愛港」。要做到「愛港」,就要「忘港」,因為一切都是回到以上「愛國」的方針,所以「港」根本就可有可無。為了個人政治或經濟利益去出賣自己的家園,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嗎?當遇到港人利益被剝削時竟然說大家要「接受現實」、只能做奴隸的人民,這算是「不喜歡不義」嗎?惡形惡相地向不同意見人士幾乎失控般去謾罵又可算是「不張狂」嗎?
原來,香港社會上常聽到的「愛」根本就不符合「國際標準」。我太太曾投訴,現今的香港社會,說「愛」的就無愛、說「正義」的就行不義、說「保普選」的就支持篩選。她更擔心這個顛倒是非的社會很容易會教壞小孩及青少年。
但在這一片灰暗中,我幾乎忘記了在香港政局上還有一種「愛」。它就是「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這份愛有「恒久忍耐」亦「不喜歡不義」,因為這運動所推動的香港普選理想已經等了三十年。這份愛「凡事相信」,因為這運動在每一個階段經過商討、投票把話事權交給市民。這份愛「凡事盼望」,因為這運動喚起了香港市民,使到無論現階段結果如何,今次被點起的良知都不會熄滅。這份「愛」絕對符合「國際標準」!
但我亦不想把一切太過理想化。「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的最大障礙,就是它的名稱常被簡化為「佔中」或「和平佔中」。這可能會令到支持者忽略了整個運動要「以愛行先」的關鍵性。沒有了愛,這運動的道德感召力就會大大降低。沒有了愛,剩下的就只有恐懼及憤怒。沒有了愛,維持和平亦都會變得相對困難。
願我們社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能夠以「真愛」溶化「假愛」。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