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吾爾開希:這激進就是理性

吾爾開希:這激進就是理性
22:27 30/9/2014

■1989年初夏,當學生們在天安門罷課、絕食、抗議,中國社會上的大部份人民都沒有對運動再持反對意見。資料圖片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中國人民,對於「亂」有着歇斯底里的深度恐懼。見識過八九鎮壓的香港人,也會對抗爭的後果非常擔心,這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對於社會動盪的深度恐懼很可以理解,但我卻一定要強調那個形容詞,歇斯底里,所謂歇斯底里就是非理性,就是情緒化,就是失去正常判斷能力,就是走向自我欺騙,走向一廂情願。
但凡中國出現任何對於體制的質疑和挑戰,似乎必然牽動我們怕的那根神經。早自百多年前對於變法還是革命的討論,直至今天香港在面對一班年輕人的罷課和佔領。這百多年,中國一直在討論變革的路線選擇,是激進的,還是溫和的?是顛覆的,還是中庸的?是堅持的,還是妥協的?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其實,從運用這些名詞就已經看出人們的取捨,似乎一切也都那麼不言而喻,當然溫和要比激進好;當然中庸要比顛覆穩;當然妥協要比堅持安全;當然理性要比感性更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從而,激進、顛覆、堅持、感性也就不知不覺與作為被捨棄的選項劃上等號。
這場辯論也曾在中國的八十年代出現。而每次辯論的都是在主張更強烈抗爭一方被貼上「激進」標籤之後,中國知識分子、民間社會一如既往地對所謂「建設性」變革仍抱持希望中,遭到當局無情的壓制,直到1989。
中國政府自鄧小平上台就承諾政治改革,然整個八十年代,在學生多次上街遊行、民間不停呼籲之後,仍然多次壓制極為平和、溫和的知識分子呼籲。因此到了八九年,當學生走上街頭,佔領天安門廣場時,中國社會絕大多數人民,包括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們都不再持反對意見。也都同意,十多萬學生、幾十天遊行、罷課、絕食、佔領天安門廣場,這些都不是激進行為,也都充份認可了八九學生的理性。
理性並不等於非感性。有時我們的感性認知是那麼強烈,真正理性的作法就是相信和追尋自己的情感方向。理性並不等於一定要妥協,有時堅持和顛覆才會給一個社會最佳出路。理性也絕不必然等於溫和,在暴政面前的衝撞甚至革命,才能真正達成最終平和的結果,才能讓我們的後輩不致再面臨自由尊嚴被剝奪,不致再度面臨選擇溫和還是激進。
中國人記憶中被灌輸的百年苦難讓大多數人變得保守,生怕失去所謂難得的發展與安寧。其實中國能夠從過去的苦難中走出來,靠的是抗爭,而不是順從;中國人今天的謹慎也不是對今日生活的珍惜,而是對執政當局的恐懼。中共這些年運用這種人民的歇斯底里作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欺騙基礎,也非常有效。
看看台灣,所謂激進,給社會帶來了正面發展,帶來了安定,帶來了執政者對人民的戒慎恐懼而不是反之。如此,激進才是真正理性的選項!
當我們的孩子輩今天被迫作出衝撞的決定時,恰恰就是因為我們當初未曾衝撞。如果當初我們作出的選擇就是激進、顛覆、堅持和感性的,那麼今天就不會輪到由這些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承擔如此沉重的社會責任。心疼之餘,我們應該看到也許他們的行為才是真正理性,也最需要我們給予百分百支持!


吾爾開希
六四學運領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